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为一电阻箱。R1、R2、R3均为定值电阻,当电阻箱R的阻值减小时 ( )
A.R1中电流增大 |
B.R2中电流增大 |
C.R3中电流增大 |
D.R中电流增大 |
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功率P,速度v0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F0,在t1时刻,司机减小油门,使汽车的功率减为P/2,此后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t2时刻,汽车又恢复到匀速运动状态。下面是有关汽车牵引力F、速度v在此过程中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质量为m的带电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向上运动,到b点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带电质点在a、b两点所受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 |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
C.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 |
D.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 |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AOB,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均为lkg的小球A和B,A、B球间用不可伸缩的轻质细绳相连。初始A、B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A =3m.OB =4m.若A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缓慢地移动1m(取g=10m/s2),该过程中拉力F、摩擦力f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W1=" 6" J W2="10" J B.W1="14" J W2=" 4" J
C.W1=" 6" JW2=" 6" JD.W1=" 4" J W2=" 2" J
“神舟”十号载人航天发射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幅“神舟”十号飞船运行轨迹图如下,它记录了飞船在地球表面垂直投影的位置变化;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飞船绕地球沿圆周飞行四圈,依次飞经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四次轨迹①、②、③、④,图中分别标出了各地点的经纬度。通过观察此图,某同学发现,飞船绕地球环绕一周的过程中,地球大约自转22.50。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3km,依据上述信息可估算该飞船距离地面的高度和飞船的周期(大约)正确的是:
A.4×105km 1.5h | B.6.4×103km 3h |
C.300km 1.5h | D.7×6.4×103km 24h |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P固定在小车上,一小球在斜面的底端,与小车一起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若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小球将冲上斜面。关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等于v2/2g | B.可能大于v2/2g | C.可能小于v2/2g | D.一定小于v2/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