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祖国土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
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
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
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
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
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
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
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
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
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牙齿间的砂砾”、脚下的“灰尘”同开头的“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构成尖锐对比,说明“祖国土”是如此平凡甚至微贱。
B.诗人说“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因为它太卑贱了,不值得带在胸口。
C.诗人将万千感情都凝缩在一句质朴、亲切的称呼中:“自己的土地。”
D.诗人的感情因质朴而更加真挚,因真实而更显深刻,因沉痛而更加震撼人心。

明明是在抒发自己对“祖国土”的热爱之情,而诗篇却用大量诗行写“祖国土”普通与卑微,为什么这样写?
答:                                                                      
                                                                       
请揣摩诗歌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理出其情感发展的脉络。
答: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游河东①
[唐]项斯
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②晴见雁,槐驿③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注】①河东:指唐代时的河东道,在今山西省永济县。②湖波:指代作者所在的南方。③槐驿:指代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驿舍多种落叶乔木槐树。
诗歌首联表现了诗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诗歌颈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
“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
葛胜仲
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围兽火,倾酒绿,借颜红。
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
【注】①此词是词人刚被贬官休宁(今安徽休宁县)时所作。②兽火:指有兽头装饰的火盆。③上国:京城。
本词开篇三句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元丰中张舜民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他当时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于元丰五年冬十月,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经湖南岳阳,赋《卖花声》二首。本词是其中之一。
词的一二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小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