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祖国土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
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
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
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
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
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
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
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
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
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牙齿间的砂砾”、脚下的“灰尘”同开头的“护身香囊”“激情的诗”“天国乐土”构成尖锐对比,说明“祖国土”是如此平凡甚至微贱。
B.诗人说“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因为它太卑贱了,不值得带在胸口。
C.诗人将万千感情都凝缩在一句质朴、亲切的称呼中:“自己的土地。”
D.诗人的感情因质朴而更加真挚,因真实而更显深刻,因沉痛而更加震撼人心。

明明是在抒发自己对“祖国土”的热爱之情,而诗篇却用大量诗行写“祖国土”普通与卑微,为什么这样写?
答:                                                                      
                                                                       
请揣摩诗歌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理出其情感发展的脉络。
答: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注】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
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作答。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作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两题。
春 日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 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第三联中“逆”“私”二字的妙处。(5分)
怎样理解第一联中的“幽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4分)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日寄怀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注】青袍:即青衫,指官职卑微。龙津:即龙门。
前人评价第二联写得“沉痛”,请简要分析。 (4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