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老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09年1—7月,我国汽车销量718.44万辆,同比增长23.38%,继续排名世界第一。有十几款车型,需要排队提车,有的需要等半年才能提车。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
材料二 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
——华盛顿:“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东京:地铁至上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简要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趋热现象形成的经济原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电力、石油、金融等行业收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之间最高与最低工资差距倍数也在增大,1985年市2.07倍,2001年是2.75倍,2008年是2.69倍。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内容回答如下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势头,家用汽车逐渐普及,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某校高二(5)班同学开展“轿车与我们”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某位同学搜集相关资料时发现:2009年国产汽车超过13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本土企业真正有知识产权的只有30%左右,缺乏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则是我国汽车企业没有汽车产品的知识产权的主要原因。对此,该同学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只有不受过去任何汽车产品的影响,才能开发出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情境二: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带了“堵车”的烦恼。以北京为例,截至2010年9月6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0.3万辆。9月17日,北京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达到140条,超过今年年初因大雪造成90余条拥堵路段峰值的纪录。
(1)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该同学的观点,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2)请你为解决城市“堵车”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一: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的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材料二:被喻为“13亿人总动员”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11月1日零时正式启动。本次人口普查难度非常大。人们出于对自己隐私的保护,担心个人信息被人利用或者出于警惕的心理,使得普查员摸底时普遍遭遇“入户难”、“入户后登记难”等难题。专家指出,摸底遭遇的难题折射出了公民和政府责任缺失的社会现实。这些难题不解决,将极大地影响本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我们每一个公民。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矛盾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阐述我国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必要性(10分 )
(2)运用政治生活公民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
材料一:2009第一季度——2010第二季度我国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增速对比
注:互联网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预计到2030年,互联网产业规模将占据全球生产总值的20%。
材料二: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购”这一购物方式应运而生。如今“秒杀”更是备受网购消费者的青睐。所谓“秒杀”,就是网络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格的商品,买家在一定时间内上网抢购的一种销售方式。由于商品价格极端低廉,往往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时间甚至以秒计。“秒杀”让企业有效益,消费者有实惠,客观上刺激了消费,活跃了市场。但同时,“秒杀”的极端低价往往使消费者头脑发热,为“秒”而“秒”。它也成为了部分无良商家推销劣质产品从中谋取暴利的隐身衣。
材料三:“网络暴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但网络暴民心态,已经成为一种令人恐惧的力量。当你的文章或发生的事件不对他们的味口,网络暴民往往采用污言秽语的信口谩骂或随声吠影的口诛笔伐,使用破坏性和毁灭性的暴力手段对别人实施攻击,对被攻击者造成精神上的杀伤。当然,丑恶在网上也会得到一致的讨伐,但这种讨伐并不一定具有理性的判断。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让“秒杀”健康发展。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网络暴民”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12分 )
材料一:近年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一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较快,譬如绿豆、大蒜、生姜的价格曾一路飙升,直逼肉价。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物价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切实保障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1月21日,国务院就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等出台16项措施来稳定物价。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我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抑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势头的必要性。
(2)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抑制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