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3月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此举使得我国选举制度迎来了重大改革和完善,城乡人口选举实现了同票同权。据此回答                
十一届全国人大之所以修改选举法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在选举法修正案通过的过程中,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是(   )

A.决定权 B.审议权 C.立法权 D.审议权

此次修改选举法意味着(   )
①有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 ③我国的选举方式全部为直接选举 ④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民主进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陕西省西安市某村举行村委会委员换届选举,经过几天的选举,全村符合选举条件的2000多名村民亲自投票选出13位候选人中的6位作为村委会委员。该村的选举属于(   )
①间接选举  ②差额选举  ③直接选举 ④等额选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建筑物一个窗户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窗户玻璃。据此回答1~2题。
1.(2007·广东深圳调研考试)在经济学领域,“破窗理论”的意思是窗户玻璃被打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能带来玻璃制造商、建筑商等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这主要体现了()
A.分配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制约作用
C.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D.互补商品价格的相互作用
2.(2007·广东深圳调研考试)“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被打破玻璃的那一扇窗户。下列与这个启示反映相同哲学道理的表述是()
A.因地制宜 B.防微杜渐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牵牛要牵牛鼻子

近几年,为了赢得市场,许多手机厂家纷纷降价促销。某手机生产企业的决策者指出,降价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来说,则
是要求企业自身进行“内部革命”回答3~4题。
3.(2007·山东烟台诊断性测试卷)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是因为()
A.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降价会导致商品的供过于求
C.降价会增加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量 D. 降价会使商品价值量降低
4. (2007·山东烟台诊断性测试卷)要求企业进行“内部革命”主要包括()
①改革工艺,增加产品的价值量②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③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④完善内部分配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7年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的猪肉价格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商务部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做好在适当时候动用国家储备肉的准备。据此回答5~6题。
5.(2007· 山东寿光第一次考试)关于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生产猪肉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单位猪肉的价值量增加
B.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在猪肉销售上出现了买方市场
C.近期猪内价格的上涨,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
D.由于猪肉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
6.(2007· 山东寿光第一次考试)在适当时候动用国家储备肉以稳定猪肉价格的措施,
属于()
A.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表现
B.利用经济杠杆,平衡供给与需求矛盾
C.国家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D.制定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这次猪肉价格上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①增加了居民的生活开支,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造成的影响较大 ②直接导致猪饲料价格上涨 ③餐饮行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他们会因成本增加而提高其价格 ④会增加养猪农民的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力量”。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私营企业已超过550万家,占全国法人企业总教的80%以上,加上2 621万个体工商户,成为企业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全部就业人数的70%以上和新增就业人数的90%以上。据此回答9~10题。
9.(2008·安徽合肥质量检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它已成为()
①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就业人口的主要安置渠道 ③国家税收的主要稳定来源 ④自主创新的主要
研发阵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2008·安徽合肥质量检测)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