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问题。图中③、⑤、⑦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
B.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C.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
右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bB)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飞机场 | B.码头 | C.火车站 | D.汽车站 |
对图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城市较远 | B.位于河流下游 |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 D.靠近铁路 |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
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 B.2020年以后趋于下降 |
C.2030年超过80% |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
根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预计高收入国家每年将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见下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迁出国 |
数量(万/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菲律宾 |
14.4 |
英国 |
13.6 |
印度尼西亚 |
18.0 |
澳大利亚 |
8.3 |
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国的特征是
A.为发展中国家 | B.为发达国家 |
C.为沿海国家 | D.为内陆国家 |
造成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
B.不同国家间的地理位置差异 |
C.不同国家间的地形差异 |
D.不同国家间的人口密度差异 |
因放开对东欧国家劳工移民的限制,德国人口2011年出现9年来首次上升。目前德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德国的人口增长现状符合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导致东欧国家大量移民德国的因素是
A.家庭婚姻 | B.政治 | C.难民 | D.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