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下列各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 B.CuO→CuCl2 |
C.CaCO3→CO2 | D.NaOH→Na2SO4 |
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以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投入过量的盐酸中 |
B.用NaOH溶液或AgNO3溶液,检验NH4NO3溶液和KCl溶液 |
C.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提纯粗盐 |
D.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常用氮气做填充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
B.氧气用于炼钢——支持燃烧 |
C.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物——干冰升华吸热 |
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易锈蚀——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 |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C.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比CO中的氧原子多 |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它们都是含有大量的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