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球上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水域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水半球”。据测算“陆半球”的中心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中心点位于(     )

A.南半球 东半球 B.北半球 西半球
C.南半球 西半球 D.北半球 东半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图甲图乙,回答下列小题。

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图2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城市布局合理,由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风频玫瑰图的是

由该城市工厂数量变化可得出

A.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
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C.工厂的数量变化有利于减轻城市的环境压力
D.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判断

A.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 B.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B.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下面两图为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分布图和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海拔每隔100m的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与甲图实际人口分布状况不吻合的是

A.本区的人口分布的基本态势是北疏南密
B.本区人口疏密与地形有一定关系
C.人口主要集中在热带雨林带
D.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对本区人口分布影响不大

乙图表明

A.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呈现均衡分布
B.在海拔2000m左右,流域面积较小
C.在海拔2000m左右,人口数量较多
D.本区的人口总量接近3500万

在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与流域人口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的是

A.年降水量 B.日照时数
C.水能分布 D.水田数量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光照
C.降水 D.市场

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