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灯泡经久耐用,常向灯泡充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和稀有气体 D.氮气和二氧化碳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Ⅱ.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Ⅱ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 4+BaCl 2=MgCl 2+BaSO 4↓.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

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

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

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 2O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I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 2O 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Ⅱ、Ⅲ、Ⅳ、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

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 2O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

若用装置Ⅳ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

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通常状况下,乙烯(C 2H 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4+3O 2 2X+2H 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

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B.

在钢铁表面刷油漆防止生锈

C.

不挑食,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

D.

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