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把一支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一支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态氮比液态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导致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再把一支燃着的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运用“线索~体系”法,理清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全面、系统的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下面是对盐化学性质进行的归类,请填写所缺内容。
(1)有些盐高温可发生反应,如;
(2)有些盐可与些某些反应,如;
(3)有些盐可以与某些反应,如;
(4)有些盐可以与某些反应,如;
(5)有些盐可以与某些反应,如。
现有银片、铁片、铜片三种金属,只用一种试剂,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1)写出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题:
(1)含碳元素的剧毒气体;(2)含钙元素的碱;(3)含氮元素的酸。
生活中铁制品容易锈蚀,某课外学习小组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用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操作 |
![]() |
![]() |
![]() |
一周后观察到只有A中的铁钉生锈,而B、C中铁钉均无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试管中蒸馏水需要煮沸并覆盖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2)实验和实验对比,证明了铁钉生锈需要接触氧气。
(3)某同学将A试管中生锈的铁钉浸入装有足量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溶液颜色由无色逐渐变成,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这气体是。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标号)。
(2)上述装置中的A和C组合后,可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任写一种),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小丽欲使用图F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