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大,为了“探究重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定量关系”,我们提供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1)某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该图设计一个本实验情景的命题:
如图所示,设质量为m(已测定)的小球在重力mg作用下从开始端自由下落,测出小球下落至光电门时发生的_____①_______和通过光电门时的______②______,试探究外力做的功_____③_______ 与小球动能变化量______④______的定量关系.(请在①②空格处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和对应符号;在③④空格处填写数学表达式.)
(2)某同学根据上述命题进行如下操作并测出如下数字.(在计算过程中g取10 m/s2,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用天平测定小球的质量为0.50 kg;
②用游标尺测出小球的直径为10.0 mm;
③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80.80 cm;
④电磁铁先通电,让小球________;
⑤________,小球自由下落; ⑥在小球经过光电门时间内,计时装置记下小球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为2.50×10-3 s,由此可算得小球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
⑦计算得出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 J,小球动能变化量为________J。
(3)试根据在(2)条件下做好本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
本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使用(1)(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2) s。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3) (选填“小”或“大”)得多。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P点,如图。
⑴用A、B两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记录两分力的和 ,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N(只须读到0.1N)。接下来,为了测出这两分力的合力,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沿PO方向拉伸橡皮条,使橡皮条的长度 PO(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记录下该力的大小和方向。
⑵图为另一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分力F1、F2的图示,请在图1中作出这两个分力的合力F合(保留作图痕迹),并在图中空格处填写F合的大小。
某班学生进行了一个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
(1)图(b)为某同学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每两个记数点 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数字为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距离,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可求得纸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_
。(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在实验中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c)中的A图线,试分析: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②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有哪些: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
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b)所示的两条U—I直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乙两同学描绘的直线,可知正确的是
A.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
B.甲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
C.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
D.乙同学是根据电压表 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
(2)根据图(b),求出定值电阻R0﹦Ω,电源内电阻的阻值r﹦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