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某学生想弄清楚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B、C 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
(1)在如图的每支试管中画出并标明所需的物质和用品。
(2)一周后,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
(3)比较吐鲁番盆地和海南岛两地,铁生锈相对较慢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然后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
(1)该装置图中存在着明显错误,请你找出其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一条即可)
。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得到了纯水!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日常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X的数值是,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填编号)。
①核电荷数②相对原子质量③电子层数④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 关系密切。
(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
(3)写出下图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4)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甲转化为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置换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5)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现用50t含80%氧化铁的赤铁矿石最多能冶炼出
多少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