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1)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为了减小误差,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
(2)图中 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3)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浸没水中测力计示数F/N |
桶与排出水总重G1/N |
空桶重 G0/N |
浮力 F浮/N |
排开水重 G排/N |
1 |
1.2 |
0.7 |
1.1 |
0.6 |
0.5 |
0.5 |
2 |
2.0 |
1.5 |
1.0 |
0.6 |
0.5 |
0.4 |
3 |
2.4 |
1.7 |
0.6 |
0.7 |
0.7 |
①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②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结论,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1N,G排的数据改为0.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 ;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 。
【重庆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B卷)】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A逐渐浸入到密度为的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甲、乙、丙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由实验可知A物体的重力为 N,A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是 N。
(3)同组的小薇同学继续用下面的方法测出了金属块B物体的密度,她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边长为a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适量该液体的烧杯中,待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有高度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则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 ,木块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是 (以上两空均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
②将B物体放在木块中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1,如图乙。
③用体积可忽略不计的细线将物体B系在木块中央,放入液体中静止后测出此时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2,如图丙。
④则B物体的密度= (用相关的物理量表示)。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认为小薇同学的操作还是有一些不足,请你说出一条不足之处 。
【浙江省宁波市2015年中考科学试题物理部分】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者 |
实验序号 |
物体重G(N) |
浸入水中深度 h(cm) |
弹簧秤读数 F/(N) |
浮力大小F浮/(N) |
小科 |
1 |
4.8 |
2.0 |
4.2 |
|
2 |
4.0 |
3 6 |
|||
3 |
6.0 |
3.0 |
|||
小思 |
4 |
4.8 |
3.O |
3.6 |
|
5 |
4.0 |
3.2 |
|||
6 |
5.0 |
2.8 |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 ,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
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湖南省邵阳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法。
(2)下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____(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
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____(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
【河北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ρ水=1.0g/cm3,g取10N/kg)
甲乙
(1)用细线讲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石块重 N。
(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 N。
(3)石块的体积V= cm3;
(4)石块的密度ρ石块= g/cm3,
(5)【拓展】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3.2 |
2.6 |
1.9 |
1.2 |
液体的密度/g•cm3 |
0.8 |
1.1[ |
1.8 |
(1)将表格补充完整。
(2)分析上表,小明得出此装置可制作“密度计”的分度值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