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温州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是温州市“十二五”发展的战略目标。
材料一:
材料二:如今温州人民生活富裕了,经济改观了,但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附近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得河道已经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容颜,人们再也看不到清澈见底的河水了。
材料三:虽然温州是江南水乡,但水危机日益凸显。2011年我市平均降水量1454.4毫米,比2010年偏少38.0%。但温州工业平均万元产值用水量为83.84m3,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也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图6、图7的变化图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谈谈温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3)为宣传“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某校九(1)班学生拟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分三个专题小组进行社会调查。请你选取其中一个方面为他们设计两个问卷调查的题目(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冬冬班级开展了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请你参与完成手抄报有关内容的编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对此,明明班上准备开展系列活动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请你一起参与。
(1)知识抢答:民生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解决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多等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记者调查:你所知道的党和政府办成的让人们看得见、得实惠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列举两项)
(3)主题演讲:请谈谈国家高度重视解决看病难、入学难、住房难、就业难、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的重要要意义。
材料一:曾经在一些同学中,出现了造型奇特、内容怪诞的“变味贺卡”。贺卡中有面目狰狞的鬼怪,有脏话和成人笑话,甚至有恶俗的“征婚启事”。
材料二:2011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文章指出:“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当经济领域的中国石化、中国移动向世界五百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人们赞叹中国经济惊人的成就时,也日益强烈地感到公共文化服务的短缺······‘精神饥渴’在物质满足的反衬下变得愈加强烈。”
材料三:2012年1月,福建省教工委、教育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三明市教育局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12年3月14日,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三明市深入开展“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育德育人”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注重当地和部门行业实际,创新与提升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学习经典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1)材料一中的“变味贺卡”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此外还有如发生黄色短信、上不良网站等等,都属于不健康文化。面对各种有害的文化细菌和毒瘤,我们应该怎么办?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请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要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明明所在的学校为了贯彻落实材料三的文件精神,正在开展“读经典,学国学,提素质”读书活动。请你推荐两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国学读物。
认真观察漫画,回答以下问题:
图一 《观点交锋》图二《想借棍子用》
(1)明明班上组织讨论低碳生活问题。小宁和小亮观点不一,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对图一中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辨析。
(2)观察图二《想借棍子用》,谈谈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这一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
在三年初中生活中,明明一直对学校宣传栏发布的两则内容记忆犹新。内容如下:
(1)“新闻”里国家的这一举措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实现什么权利?国家为什么要保障这一权利?
(2)针对“处分决定”中学校勒令小亮退学的行为,你认为对吗?请说说理由。
(3)作为“新闻”中举措的直接受益者小亮的种种行为是否正确?小亮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