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要求,《决定》起草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吸收各方面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5月上旬,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文件起草组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提出重要修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全会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山西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增强国企发展活力;切实增强国企市场主体地位,做到按市场规律运行、按优胜劣汰结果予以评价;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产权及监管方式,探索相互参股等形式做大做强;通过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方式改革分配制度,构建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山西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

材料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它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战略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表1)。

(1)阅读材料,列出与表1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材料二:2014年11月19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为期三天的会议云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名政要、互联网精英、学者。围绕国际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新媒体、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议题,共开展了近20场论坛和对话活动。
(2)材料二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知识?
材料三:当前,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已经来临,2014年全球网民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数据统计,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目前我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我国占了4家。但互联网的起源和成熟都在美国,美国掌握着整个互联网的主导权,比如:连接国际互联网的13台根服务器,美国占了10台,而中国1台也没有。对中国而言,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发展、安全缺一不可,参与制定互联网规则迫在眉睫。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将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平台。
(3)阅读材料二,请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为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1978
1992
2008
2013
GDP(亿元)
6241
26923.5
300670
568845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0.9
13.9
52.3
61.8
市场化程度(%)
0
26.0
76.4
79.6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材料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我国正在加大力度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为市场简政放权,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做到高效安全管好经济。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市场配置资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简政放权及高效安全管好经济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材料二:新常态面临着新挑战,暴露出国民经济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以中部Q市为例,“GDP膜拜”旧思想挥之不去,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陷入“投资——增长——过剩”悖论,过度投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实体经济技术革新进展缓慢;教育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部分进城农民收入不增反降;用环境换发展,“竭泽而渔”求增长的心态依然存在,等等。
(1)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Q市应如何化解本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以应对新挑战。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阿里巴巴集团将其IPO(首次公开招股)价格确定为每股68美元,首日报收于93.89美元。当日美元汇率1美元=6.1387元人民币。在阿里巴巴开展初期,大型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商务网站,所以在定位的时候是抓中小型企业而不是大型企业。从淘宝的支付宝,到聚划算,到云计算,到手机操作系统,到阿里交融,他们以创新的姿态一路走来。阿里巴巴宣布自2010年起将年度收入的0.3%拨作环保基金,以促进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马云说:对于触犯商业诚信原则的行为不能有任何容忍姑息。
(1)从唯物论的角度,请你谈谈阿里巴巴在开展初期的战略定位。
(2)假如2014年9月19日当日,你买下50股IPO,你能赚多少人民币?结合材料,谈谈阿里巴巴走向成功的秘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