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T——V与pH成正比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酶可以在细胞内、外都可以产生,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C.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加入新鲜猪肝研磨液
D.胃蛋白酶随食物进入小肠后仍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相关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膜时,应适当将视野亮度调暗一点
B.低倍镜转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应加大通光孔的进光量
C.若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转换高倍物镜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 mol·L1和400m mol·L1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 mol·min1。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吸收M物质时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吸收氧气,进行需氧呼吸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