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追溯(sù)戏谑(nüè)逡巡(qūn)袅娜(nuó) |
B.聒噪(guō)纤维(qiān)下载(zǎi)行伍 (háng) |
C.梵高(fàn)稂莠(láng)笨拙(zhuō)参差(cī) |
D.呜咽(yè)蜚声(fēi)脉脉(mò)刹那(shà) |
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夫人之相与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
B.①君既若见录②府吏见丁宁 |
C.①还必相迎取②誓不相隔卿 |
D.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A.雨雪霏霏 | B.乌鹊南飞 |
C.顺流而东也 |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曹操假天子诏令刘备讨伐孙权。刘备同关羽领兵出发,留张飞守徐州。张飞酒后使性,鞭打曹豹,曹豹遂勾结女婿陈宫乘夜袭取了徐州。(第14回) |
B.曹操与袁绍对垒官渡,曹操兵弱粮少,但得到了弃袁投曹的许攸献计,烧毁袁军乌巢粮屯,一举击溃袁军主力。(第30回) |
C.黄盖差人送信给曹操,说二更时分带着粮船来降。当夜,黄盖带着船只望赤壁进发。程昱看出其中有诈,曹操派船去阻止,但已来不及。(第49回) |
D.东吴大都督陆逊点兵三万,将战船伪装成商船,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渡过长江,骗过关羽守军,夺取烽火台,随后攻下荆州。(第75回) |
E.孔明派人虚张声势去攻打冀城,引得姜维来救。孔明派人假扮姜维攻打天水城,让魏军误以为姜维已降蜀。姜维最后走投无路,归降孔明。(第93回)
对以下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②焉?”(《孟子·离娄下》)
[注]①横逆:横暴不顺理。②难:诘责,计较。
A.爱人、敬人能使别人潜移默化,彼此以仁礼相待。 |
B.若有人对我蛮横无理,我要反躬自问、反省自己。 |
C.横逆之人就是衣冠禽兽,应该受到人们强烈的谴责。 |
D.用自省的方法来要求自己,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和谐。 |
对以下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A.“长幼之节”是指老人让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 |
B.“君臣之义”是指有才能的人应当出仕辅佐君王。 |
C.子路认为,儒士做官的立足点,就是推行道义。 |
D.子路坚信孔子之道一定能推行,因而不言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