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给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 27%。下表为我国某省(市、区)城;人口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乡村人口比重(%) |
1953 |
4 125.22 |
14.8 |
85.2 |
1980 |
5 938.19 |
15.2 |
84.8 |
1990 |
6 760.90 |
21.5 |
78.5 |
2000 |
7 328.24 |
41.5 |
58.5 |
2006 |
7 549.50 |
51.9 |
48.1 |
2011 |
7 865.99 |
61.9 |
38.1 |
近30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播种面积减少 |
B.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
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 |
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上海市 | B.江苏省 |
C.内蒙古自治区 | D.四川省 |
下图示意某岛屿部分地区年均温的分布情况,该岛屿树种丰富,有 “亚洲天然植物园”之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中中东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影响因素。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2)简析该岛屿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的原因。
(3)分析图示盐场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下图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
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由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 B.劳动力价格降低 |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 D.人均产值减少 |
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A.珠江三角洲地区 | B.京津地区 |
C.长江三角洲地区 | D.川渝地区 |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在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