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形成 |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
C.煤.石油的形成 | D.火山的喷发 |
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问题。
2005年我国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单位:万人)
全国总人口 |
130 756 |
100.0 |
|
地 区 |
城镇 |
56 212 |
43.0 |
乡村 |
74 544 |
57.0 |
|
性 别 |
男性 |
67 375 |
51.5 |
女性 |
63 381 |
48.5 |
|
年 龄 |
0~14岁 |
26 543 |
20.3 |
15~64岁 |
94 144 |
72.0 |
|
65岁及以上 |
10 068 |
7.7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D.城市化速度快 |
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问题。
阶段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① |
3.8 |
3.2 |
0.6 |
② |
3.8 |
2.4 |
1.4 |
③ |
2.9 |
1.7 |
1.2 |
④ |
1.3 |
1.0 |
0.3 |
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双选)()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再生产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原始型 | B.②—现代型 | C.③—传统型 | D.④—现代型 |
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双选)()
A.国家政策 | B.自然环境 | C.社会福利 | D.文化观念 |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问题。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
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
D.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A.生产规模大 | B.机械化程度高 | C.劳动力丰富 | D.科技发达 |
下列关于水稻种植业的正确叙述有( )
A.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
B.水稻种植业为劳动密集型农业 |
C.要使水稻稳产,政府需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
D.水稻种植业主要以大农场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