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总面积为331.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据此回答问题我国土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
B.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育草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图是以北半球某地O为中心的太阳高度等值线图,此时北京时间5点,图中三圆两两相切(虚线代表纬线)。回答下列各题O地地理位置为
A.20°N、135°W |
B.10°N、135°E |
C.15°N、45°E |
D.15°N、135°W |
下列关于M地的正确叙述是
A.此时M地地方时为18点 | B.M海域有暖流 |
C.M地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 D.M地刚好日出 |
图为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板块对应正确的是
A.①—亚欧板块②—印度洋板块③—非洲板块 |
B.①—亚欧板块②—太平洋板块③—印度洋板块 |
C.①—美洲板块②—南极洲板块③—太平洋板块 |
D.①—美洲板块②—非洲板块③—印度洋板块 |
读北极上空俯视的局部地图,阴影部分表示夜,空白部分表示昼;判断下列各题。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135°E | B.146.25°W |
C.146.25°E | D.123.75°E |
图中甲地的地方时是
A.18时 | B.20时15分 |
C.3时45分 | D.6时 |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① |
② |
③ |
④ |
|
R |
2小时26分 |
24小时 |
0小时 |
5小时42分 |
H |
43° |
47° |
23.5° |
47° |
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 | B.9小时9分 | C.10小时42分 | D.11小时22分 |
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①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则①地的经纬度可能为
A.43.5°N、156°E | B.23.5°N、24°E | C.20°S、24°E | D.46.5°S、15°E |
下表是北京和M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天空黑暗结束 |
晨光 |
日出地平线 |
日落地平线 |
昏影 |
天空昏暗开始 |
|
北京 |
5:35 |
5:36 |
6:10 |
18:20 |
18:44 |
18:45 |
M地 |
0:00 |
0:40 |
23:40 |
0:00 |
这一天约在
A.春分日前后 | B.五一劳动节前后 | C.夏至日前后 | D.冬至日前后 |
M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最主要是因为
A.太阳不落现象 | B.大气散射现象 | C.大气反射现象 | D.出现极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