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总面积为331.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据此回答问题
我国土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育草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

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39-40题:

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①线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荒漠与草原界线
B.②为季风与非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读图8“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36—38题。

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读图7“珠江水系示意图”,回答34—35题:

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雨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冰雪融水补给

该河流汛期一般出现在

A.3、4月 B.5、6月
C.7、8月 D.12、1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