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所给两图及各材料分析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2002年12月27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主会场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
西气东输考虑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起伏 B.城市的分布 C.交通条件 D.国际贸易壁垒

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保意义在于  (      )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善大气环境
D.增加就业岗位

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   (    )
A.A            B.B            C.C             D.B和C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
①节约用水 ②防治水污染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环境的变化,解析正确的是

A.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
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
C.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关
D.人口增长过快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一原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欧洲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B.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
C.中国园林讲究含蓄,西方园林强调直率 D.教堂在西方城市建筑中占优势地位

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A.西双版纳——竹楼 B.云贵高原——蒙古包
C.陕北延安——窑洞 D.江南地区——尖顶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10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9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回答下题。
大量民工曾经涌入广东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B.民工迁出地农村环境恶化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D.民工迁出地自然资源贫乏

2005年广东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C.工资福利待遇相对农村地区较低 D.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