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所给两图及各材料分析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 2002年12月27上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南水北调开工典礼主会场人民大会堂宣布“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西气东输考虑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地形起伏 | B.城市的分布 | C.交通条件 | D.国际贸易壁垒 |
西气东输工程对于用气地区的环保意义在于 ( )
A.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区位优势 |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
C.改善大气环境 |
D.增加就业岗位 |
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
图中A、B、C各段输水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 ( )
A.A B.B C.C D.B和C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同时采取的措施是 ( )
①节约用水 ②防治水污染 ③保护生态环境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干旱地区大山的山麓,某些风蚀洼地或干河洼地的底部,在岩石裸露的平坦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其岩性与基岩一致,此称为岩漠。读岩漠的地貌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岩漠地貌的尖角石块和砾石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堆积作用 | B.风化、侵蚀作用 |
C.搬运、堆积作用 | D.固结成岩作用 |
图中干盐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地势低洼,酸雨严重 |
B.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 |
C.降水量小,蒸发量大 |
D.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大 |
某著名品牌矿泉水在广告中宣传:该矿泉水源自海拔7000多米的高山冰雪融水下渗至冰川砂层而成地下水,自此进入地下水循环,历经砂砾石层的层层过滤,并在透水层处自然涌出。据材料推测,试问该矿泉水的取水源可能在右图中哪个位置出现()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左图为我国某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兆焦耳/米2)分布图,右图表示该地区某地理要素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右图中的等值线最可能表示()
A.年降水量等值线 | B.年日照时数等值线 |
C.≥10oC积温等值线 | D.等高线 |
两图中的等值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
A.年降水量越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B.年日照时数越长,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C.积温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D.海拔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越大 |
导致图中甲、乙两地等值线数值差异明显的共同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拔 |
C.年降水量 | D.年蒸发量 |
右图为某地区某年1月6日14时气压状况示意图,图中MN线上线速度相等,虚线为一锋面,该锋面以150千米/天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此时乙处吹偏北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读图可知()
A.该地区位于南半球 |
B.该区域西部地区海拔高于东部地区 |
C.图示锋面为暖锋 |
D.图示山脉山麓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图中甲地6日20时的风向为()
A.西北 | B.东南 |
C.西南 | D.东部 |
7日15时,甲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阴雨连绵 | B.狂风暴雨 |
C.晴空万里 | D.大风降温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在图示区域,⑦处无法观测到的点有()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④⑥ |
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该地区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 |
B.②地到③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000米 |
C.当地有大雨时,①处可能出现山洪 |
D.⑤处梯田广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