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
(1)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名称:
A._____, | B.______, |
C._____, | D._____。 |
(2)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______和______。
(4)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淡水不断得以补充的是______,人类影响最大的是______,三种循环所共有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5)如何理解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4是北半球锋面气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l、P2、P3,三条等压线的数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2)若冷、暖锋都能带来降水,那么,甲、乙、丙、丁四点中正在降水的是 和 。
(3)甲、乙相比气温高的是 ;丙、丁相比气压高的是 。
(4)用箭头标出A地的风向。
读图12-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天气系统属于 ,且分布在 半球。
(2)A处往往出现 天气,该天气系统在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形成 ,并在 、夏季和 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3)若C处的风向和B处相同,则D处刮
风。
(4)关于AB两处的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的气压高于B处 | B.B处的气温高于A处 |
C.A处的风力大于B处 | D.B处的温差大于A处 |
读图12-2,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 锋示意图。
(2)A、B、C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气温最低的是 地,气压最高的是 地。
(3)属阴雨天气的是 地。
(4)A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是:①锋面过境时 ;②锋面过境后 。
1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可知,A、B、C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
(2)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
(3)图中CD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却很大的原因是
.图2-4-3是副高季节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折线表示副高脊所在的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华北地区是春旱时,雨带位于我国 地区,北方经常出现的灾害天气还有 等。
(2)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时期,副高脊位于 (纬度范围),此时南方出现 灾害, 河流进入主汛期。
(3)当副高脊位于25ºN~35ºN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 B.塔兰托正值多雨季节 |
C.悉尼昼长夜短 |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
(4)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是 ;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