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这里的钙、铁、磷、锌指的是 (填“分子”、“原子”或“元素”等)。
(2)这袋奶粉中含蛋白质的质量为_______g。
2SO2(g)+O2(g)2SO3(g) △H=-198kJ/mol,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该反应加入V2O5作催化剂后E如何变化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mol/(L·min),则v(O2)="_________" mol/(L·min)、v(SO3)=_____mol/(L·min)
(3)已知单质硫燃烧热的数值为296kJ/mol,则1molS(s)完全反应生成SO3(g)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4)某人设想以如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通入O2的一极为_______________(填写“正”或“负”)极;写出通入SO2一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教材中测定中和热的简易量热计。
(1)图中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若用金属质地的仪器来代替会使得的△H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如果用50mL0.50mol/L的盐酸和5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已知二者的密度均为1g/cm3,比热容c=4.18J/(g·℃),实验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则中和热△H为______kJ/mol,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比盐酸浓度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3.2g氮的氧化物(NxO)中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3mol,该质量的Nx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x的值为_________。
(2)化合物A的分子组成可用NxHy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反应,15mLA气体完全分解生成5mL N2和20mL NH3(同温、同压)。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20mL Al2(SO4)3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1。则稀释前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碘化钾溶液久置于空气中,发生如下反应:
______KI+______O2+______H2O=______I2+______KOH
(1)在______上填上正确的化学计量数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在该反应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当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I2的质量为________g。
二甲醚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二甲醚能变废为宝,且可替代汽油作为新型清洁燃料。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可选择性生成二甲醚或一氧化碳:
①CO2 (g)+3H2(g)=CH3OH(l)+H2O(l) ΔH1=-55.7 kJ/mol
②2CH3OH(l) =CH3OCH3(g)+H2O (l)ΔH2=-23.4 kJ/mol
③CO2 (g)+H2(g) =CO(g) + H2O (l) ΔH3
④H2O (l) = H2O (g) ΔH4=+ 44.0 kJ/mol
(1)已知反应CO2 (g)+H2(g) =CO(g) + H2O (g) ΔH,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
H-H |
C![]() |
H-O |
C-H |
C=O |
E/(kJ·mol-1) |
436 |
1076 |
465 |
413 |
745 |
由此计算ΔH=______________,则ΔH3 =________________。
(2)CO2(g)加氢转化为CH3OCH3(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二甲醚往往选用硅铝混合物作催化剂,硅铝比例不同,生成二甲醚或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同。硅铝比与产物选择性如下图所示,图中A点和B点的平衡常数比较:
KA________KB(填“>、=、<”)。根据以上两条曲线,写出其中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常压下,向一个2.00 L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加入等量2.00 mol二氧化碳和氢气,平衡时二甲醚的浓度为0.150 mol/L,计算此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及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