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 |
C.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 |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作“钡餐”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硫酸钡 |
B.采用催化设施,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 |
C.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装冷的浓硫酸 |
D.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2H2(g)CH3OH(g),其他条件不变,在300℃和500℃时,物质的量n(CH3OH)-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
C.300℃时,0–t1 min内CH3OH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
D.A点的反应体系从300℃升高到500℃,达到平衡时![]()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Y与X可形成Y2X2和Y2X两种离子化合物,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多1,W与X同主族,则
A.原子半径:Y< Z < W |
B.单质的还原性:Y> Z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 |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对于常温下pH= 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CH3COO-)+c(OH-) |
B.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 |
C.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溶液pH降低 |
D.与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 |
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浓H2SO4有吸水性 |
浓H2SO4可用于干燥氨气 |
B |
SO2有氧化性 |
SO2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
C |
Mg有还原性 |
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备Mg |
D |
锌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
海轮外壳上装锌块可减缓腐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