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为1∶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千米。
(2)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 高度,表示高出 的垂直距离。
(3)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 。
(4)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 | B.; | C.; | D.。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A、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2)A、B两处坡度较陡的是 处.
(3)C处的山体部位是 .
(4)乙村落位于甲村落的 方位.
(5)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 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日.
(2)今天地球公转在 位置与 位置之间.
(3)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的悉尼正处在 季.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度和纬度:A点:(经度) 、(纬度) .
(2)A、B、C三点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是 (填字母),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填字母).
(3)A、C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填字母),位于东半球的点是 (填字母).
读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回答:
(1)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请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点或线的名称:A为 极点;B为 (经、纬)线;C为 (经、纬)线.
(2)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表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图中D点位于 带,E点位于 带.
(3)F点所在温度带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 变化较为明显.
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
(2)①气流是 风,来自 洋. ②气流是 风,来自 洋.
(3)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E,称为 区,而西北内陆受这种气流影响不够明显F,称为 区.
(4)E区和F区的大致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
(5)E区内降水较 ,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