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一条或多条肽链接在一起;④多肽;⑤蛋白质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④→③→①→⑤
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的一组是
A.通过伞藻嫁接实验研究细胞核的功能 |
B.研究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和分泌的过程 |
C.细胞学说的建立 |
D.恩吉尔曼通过水绵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 |
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所示的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氧气浓度)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 |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 |
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酶B比酶A活跃 |
B.酶A存在于唾液中 |
C.酶B的最适pH值为1.8左右 |
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
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3%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找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方法 |
观察结果 |
|
1 |
常温下自然分解 |
氧气泡少而小 |
2 |
常温下加入Fe3+ |
氧气泡稍多而小 |
3 |
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
氧气泡极多而大 |
4 |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
氧气泡少而小 |
A.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B.酶变性后就失活
C.酶有专一性 D.酶有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