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
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回答问题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 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A.玉米 | B.小麦 | C.大豆 | D.高粱 |
“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该表是2001年我国a、b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区分别是( )
省区 |
稻谷 |
小麦 |
甘蔗 |
甜菜 |
a |
242.4 |
1.5 |
57.5 |
----- |
b |
156.7 |
42.3 |
----- |
18.2 |
A 内蒙古、江苏 B 广西、黑龙江 C 湖北、甘肃 D 河南、新疆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据此回答22~23题。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下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与鲁尔区兴起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
A.英国苏格兰中部工业区 |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
C.意大利塔兰托钢铁工业基地 | D.中国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
根据所知识,回答19~2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破坏 | B.不合理的耕作 |
C.开矿 | D.黄土土质疏松 |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直接的因素是()
A.黄土质地疏松而且垂直节理发育 |
B.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
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
D.地表崎岖,千沟万壑 |
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的物和触发机制的是()
A.毁林开荒,营造宫殿 | B.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
C.轮荒作业,破坏林草种 | D.露天采矿,开挖原生地面 |
“沼泽”作为一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沼泽”湿地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6~18题。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
A.松嫩平原 | B.三江平原 |
C.松辽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下列关于东北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沼泽是生态系统②沼泽是蓄水池,也是水地
③沼泽可缓和气温的日年变化
④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东北沼泽,以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沼泽”资的正确方向()
A.排水开垦 | B.发展养殖业,建立自然保护区 |
C.进行绝对封闭,让其自然发展 | D.大力捕猎沼泽动物,发展加工业 |
读下图,请回答14~15题。据图判断欧盟成员国排放二氧化碳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交通运输业排放比重逐年增加 | B.工业部门排放比重有所增加 |
C.排放总量基本不变 | D.其他行业排放二氧化碳很少 |
欧盟成员国的工业部门排放二氧化碳的比重得到明显控制的原因是()
A.控制工业发展 | B.工业水平落后 |
C.污染工业迁移到欠发达地区 | D.盛行西风将污染物吹向北欧 |
下列两幅图分别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12~13题。关于图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
B.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发展了钢铁工业 |
C.石油资枯竭的是制约A城市未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
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