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据此回答问题。
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          ⑤江南水稻田           ⑥海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量 C.植被类型 D.城市化水平

下图为我国各粪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小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A.劳动力数量明显提高 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习主席访问期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天安门前的旗杆正午时的影子逐日变短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刚果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坦桑尼亚昼变长,夜变短

读下图 “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A地区的重点产业最可能是( )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心的新型农业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

图示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分布,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口分布状况 B.水源条件
C.主要变通线走向 D.地形因索

读某省l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2005年以来,该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该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入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