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年份 |
森林覆盖率 |
耕地面积 |
年降水量 |
气温年较差 |
河流含沙量 |
粮食平均 亩产 |
粮食总产量 |
1985年 |
19% |
333 km |
520 mm |
38 ℃ |
10% |
205 kg |
1.025亿 kg |
1995年 |
10% |
478 km |
450 mm |
42 ℃ |
35% |
135 kg |
0.975 亿 kg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人口增长过快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加剧 |
C.物种减少 | D.土壤盐碱化加剧 |
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牧 |
C.退耕还湖 | D.修建水库 |
2012年11月4日,新华社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我国在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发现国内最大规模的可地浸(采用地浸法浸出金属的地质工艺)砂岩型铀矿床,其埋藏深度远在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2 500米深度以内,比较适合开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大营铀矿床存在于()
A.上地幔 | B.下地幔 |
C.地壳 | D.外地核 |
大营铀矿床所在的岩层属于()
A.变质岩 | B.侵入岩 |
C.喷出岩 | D.沉积岩 |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天柱山的超高压变质带中主要包含下图中哪些类岩石()
A.①② | B.②③ |
C.④⑤ | D.③⑥ |
下列地质现象与使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暴露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A.黄山怪石 | B.汾河谷地 |
C.沧海桑田 | D.东非裂谷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
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
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
B.通常用乙环节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
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
A.西南 | B.东北 | C.西北 | D.东南 |
读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洋流与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
B.图中③属于寒流,该洋流经过处等温线凸向低纬方向 |
C.图中④洋流的形成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
D.图中⑤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 |
科学家在大西洋发现巨大漂浮垃圾带,该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约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小块塑料构成,大量垃圾在此聚集的原因是()
①洋流循环运动带来②塑料在自然状态下难以降解
③人们不断向海洋排放垃圾④海水自我净化能力差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