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2分/空,14分)。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 ,其判断依据是
。
(2) 图中AB线是 (晨线或昏线)
(3)A、B、C、D的昼长按从长到短排列: 。 正午太阳高度按由大至小排列 。
(4)此日C地的昼长是 小时,此时C点地方时为 。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
(2)小麦、水稻和玉米种植的空间变化分别是什么?
(3)分析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从材料二中,试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原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
(3)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3)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量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什么?
(2)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3)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分析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修建水库后,大坝上、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可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指出M处可能出现什么地貌类型?分析大坝附近上、下游河床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