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D.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
下图为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为某一海域,其余为陆地,回答下列各题。S—T之间的海域的洋流是()
A.本格拉寒流 | B.莫桑比克暖流 |
C.加那利寒流 | D.季风洋流 |
实际观测表明,P海岸降
水明显多于T海岸,其主要遵循的地
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规律 | B.经度地带性规律 |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P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热带草原带 | D.热带雨林带 |
图1为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图回答1~2题。以下城市中,风力最大的是()
A.北京 | B.东京 | C.合肥 | D.乌兰巴托 |
图1中
符号表示的天气系统是()
读我国某省1965—2000年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图8),回答17—18题。关于该省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 B.第二产业比重始终最高 |
C.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 D.第三产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二产业比重 |
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A.目前该省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 B.2000年第二产业为该省主导产业 |
C.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 D.产业比重波动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
图6反映了产业转移引起某产品在不同国家进出口的变化,图7是五种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根据图6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产业转移反映了工业集聚的趋势 |
B.该产业向科技发达地区转移 |
C.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由丙国→乙国→甲国 |
D.第三阶段丙国是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国 |
图7中,目前适宜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工业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⑤ | D.①③ |
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延缓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 B.减轻转入地的环境压力 |
C.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 D.增加转出地的就业机会 |
甜菜性喜温室,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图5是我国某地区甜菜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据材料推测,该厂最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 B.东北平原 | C.青藏高原 | D.云贵高原 |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示流程()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