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CO(g)+1/2O2(g)=CO2(g); △H=-283.0kJ/mol
C8H18(l)+25/2O2(g)=8CO2(g)+9H2O(l);△H=-5518kJ/mol
CH4(g)+2O2(g)=CO2(g)+2H2O(l); △H=-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 A.H2(g) | B.CO(g) | C.C8H18(l) | D.CH4(g) |
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仰视定容 |
|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 C.溶解氢氧化钠过程中,未冷却就转移 |
| D.容量瓶使用前有少量蒸馏水 |
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错误的是
| X |
Y |
Z |
|
| 例 |
氧化物 |
化合物 |
纯净物 |
| A |
碘酒 |
分散系 |
混合物 |
| B |
液氨 |
电解质 |
化合物 |
| C |
胆矾 |
正盐 |
纯净物 |
| D |
NaHSO4 |
酸式盐 |
电解质 |
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O2)和B容器中的氨气(NH3)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A.1:2 B.2:3 C.2:1 D.3:2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
| 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
| 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
|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 |
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质是
| A.液态氯化氢 | B.KNO3溶液 | C.氯化钠晶体 | D.熔融的Na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