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混入北图
带儿子混入北京图书馆,蓄谋已久。
我带孩子参观过许多展览、许多博物馆。四岁时便让他独自去爬长城,我坚信那份磅礴与宏伟,会渗入他的骨髓。少年是一块虚怀若谷的包袱皮,藏进什么都最稳妥,一辈子都能闭着眼摸到。
北图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和北京最美的建筑之一,但它只对成人开放。门口很随意地写着(想象中北图的规矩应该铭刻在铜质烫金的硬物上),进入需要证件。说起来挺宽松的,比如退休证、个体工商者证都行,惟有对学生,是一份别致的苛刻:需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证。
假如儿子20岁时才能进入北图,我觉得那是生命的遗憾。对于成人,北图只不过是获取知识的所在。对于孩子,这座宝蓝色屋顶的巨大宫殿,该有一股独特的魔力。无奈我们的国立图书馆“少儿不宜”,于是,一个鬼祟而崇高的主意开始萌动:等他长到和我一般高,我们就进入北图。
耐心地等待这颗青果成熟。终于有一天,孩子能穿40号的鞋子。我对他说:想去北图吗?想去。想去。儿子酷爱书。他说过最爱的是母亲,其次是书,气得他父亲咻咻。现在,第一爱的要领他去看第二爱的,焉有不快活之理?
需要做些准备。穿上你爸爸的羽绒服,这样可以显得更臃肿更老成些。戴上平光镜。别戴墨镜,墨镜容易诱人起疑,哪有进图书馆两眼昏黑的?不要戴口罩,现在大街上谁戴口罩?欲盖弥彰。 最重要的是揣上你爸爸的工作证。且慢,让我再看看像不像?那是丈夫年轻时的肖像,儿子与他酷似,心中便很踏实。
走!去北图!
这是北方冬日极好的一个晴天。天穹蓝得如同海底世界,(A)北图以同样碧蓝且更为耀眼的琉璃瓦无所顾忌地炫耀自己。(B)在这座庞大的王国里,居住着书的君王和它的亿万子民。
儿子像小鹿似的跑。妈妈,我们还是去看书。
妈妈,他会仔细看我的工作证吗爸爸的年龄一栏里写着四十岁,我怕……儿子倚住我。
别害怕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注意我的动作,只潇洒地把证件扬一扬,依我的经验,门卫就会挥手放行……我勇敢地给儿子示范。
终于,我们成功地进入了北图。
我领着儿子,教给他怎样存包,怎样查找目录,怎样办理复印手续……他像只乖巧的小狐狸不远不近地跟随我……我最后指点给他厕所的位置。
现在,我们去阅览厅吧儿子跃跃欲试地说。
现在,我们回家去吧你已经看到了北图的巍峨,你已经知道了借阅的程序,我们的目的已经圆满达到。该走了。至于书,哪里都是一样的,犹如水,无非是河里的浅,海里的深。
不,妈妈。那不一样,海水是咸的如果我们不看书,那还算什么到过北图!
我要承认我在粉饰怯懦。领儿子游览北图迄今顺利,一切平安应该见好就收。终究是用的假证件,出了纰漏,就毁了初衷。面对儿子渴求的目光,我决定率他铤而走险。我挑了一个工作人员埋头读书的阅览厅,果断地说,你进去吧!
妈妈,你不同我一起去呀儿子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你害怕了吗?我激他。好,妈妈 儿子一步迈了三级台阶,拐向阅览厅。真实的理由是:我害怕这种场面。真害怕看到尴尬的一幕,真恐惧听到刺耳的叱声……
四周静悄悄,仿佛一片荒原。待我再睁开眼睛,我已看不到儿子了。巨大的玻璃门像一层无声瀑布,只有那位工作人员仍在痴迷读书……
儿子终于成了北图读者,我好欣喜。
我在楼梯拐角处,一直等到闭馆时儿子出来。我们到小卖部买点熟食充饥。
妈妈,你说人家不会仔细瞧照片,实际上他的眼光像吸尘器,在我脸上吸了个遍……
哦,谢谢你,北图爱读书的管理员如何理解儿子所说的“那不一样,海水是咸的”这句话?
文中有两处画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选( )句: 文章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儿子比作“小鹿”、“小狐狸”,请从这两个比喻分析“儿子”的性格和当时的心情,分别用两个词来表述。
(1)“小狐狸”表现儿子___________的性格。
(2)“小鹿”表现儿子____________的心情。作者为什么要带儿子进北图?
阅览厅的管理员有没有认出儿子没有满年龄?请说出依据并简要分析。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这几段的内容和文题《社戏》毫无关系,可以去掉。 |
B.第一段的“飞”与第二段的“跑”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船行速度快的情形。 |
C.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
D.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
品析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对上文第②③段内容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们的辛勤劳动。 |
B.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C.用美的景色来衬托船行之快,表现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
D.写航船德速度快以及“我”在看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家乡美景的热爱。 |
深层次阅读赏析
上天种的花
古 草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选自《智慧》,有改动)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
采摘蘑菇 |
品尝蘑菇 |
||
人物内心变化 |
紧张喜欢 |
满足骄傲 |
选文第②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
选文第③段“简直不可思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体会第⑤段第一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终于成熟了。选文第⑨段和第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小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放下石头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
大师微微一笑,“是啊,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其实, 大师要年轻人去登山,并提醒年轻人放下石头的目的是什么?
请你在结尾补上富有启示性的话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总结。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25日上午10时许于辽宁大连正式交接入列。中国向着实现蓝水海军的梦想迈出重要一步。
首艘航母入列服役,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10个现役航空母舰拥有国,也是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航空母舰被世界公认为蓝水海军的主要标志之一。
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出席了交接入列仪式。当日的大连港阳光和煦、波平浪静。“辽宁舰”悬挂满旗,官兵精神抖擞,分区列队。10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改造于购自乌克兰的远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平台。根据已知资料显示,“瓦良格”号为常规动力,设计标准排水量约5.7万吨,满载排水量6.7万吨,可搭载各类舰载机约50架。入列服役前,首艘航母以“平台”名义进行了为期13个月、共10次海试,最长一次达25天。
中国军方分析人士表示,首艘航母的正式服役不会改变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仍将继续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中国首艘航母服役,对于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20个字。
中国建设和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梦想已续百年之久,它最早中断于117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战败。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多次遭受军事超级大国航母战斗群的威胁、恐吓、讹诈,因此,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海军建设。作为祖国明天的希望,请简要谈一谈你对我国首艘航母服役的感受或想法。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紫藤萝瀑布》节选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品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说一说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