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百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材料二 该图为我国沙尘暴的地理分布示意图。
(1)描述我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规律。
(2)以内蒙古为例,分析风沙多发的自然原因。
下图为美国农业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乳畜带,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属于乳畜业。和这类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
(2)这里的农场一般是以为单位经营的,而我国的这类农场一般是。
(3)目前美国东北部地区所需蔬菜主要由南部和西部地区供应,这主要得益于。
(4)这里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其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自然条件:。
②社会经济条件:。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外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美元)。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最先在(国家)出现,人们称为
现象。这是什么原因?。
(2)近20年中,上述五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国。(填字母)
(3)②国可能是()
A、美国 B、埃塞俄比亚 C、英国 D、韩国
(4)①国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水平较低,说明()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①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三国少
C、①国第二、三产业比三国落后 D、①国国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
(5)读表格回答: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发展水平,但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6)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适宜的模式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柱状图和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①
②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性的,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的
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
(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①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③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A.①④ | B.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为“亚欧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A, B, C, D。
(2)图中各自然带中,和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
类型不同;和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写字母代号)。
(3)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律;E→G→F→G→C反映了自然带的规律。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