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和装置 ______连接(填写装置序号),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选用的收集装置需要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___。
(3) 装置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4) 若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填字母,下同)。
A.节约使用纸张 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 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2)科学家预言,氢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绿色能源,而水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依据右图请你写出获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3)含硫煤燃烧排放的SO2会引起“酸雨”现象。为减少大气污染,向煤中掺入生石灰(CaO),在氧气(O2)参与反应和高温的条件下,用来吸收SO2,只生成硫酸钙(Ca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目前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已经超出了0.03%,这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用。超临界流体(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CO2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超临界流体,可用作某些物质的溶剂,以替代一些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有机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流体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超临界流体CO2与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化学组成不同
B.超临界流体CO2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不同
C.超临界流体CO2替代有机溶剂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超临界流体CO2的物理性质与二氧化碳气体有所不同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醇(C2H6O) D.乙醛(C2H4O)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填符号);
(3)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镁离子______;1个硫原子______;-2价的氧元素______
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2)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若它们构成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①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有氧化物生成B.反应前后各种微粒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D.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②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的微观信息是(答出一点即可)。
(3)右图是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针对水蒸发过程的几点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水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小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一个倒扣的烧杯中,发现:①蜡烛火焰逐渐黯淡变小;②将烧杯拿起后,蜡烛火焰重新变明亮;③烧杯底部出现一层黑色物质;④将燃烧的蜡烛浸没于水中,蜡烛熄灭。小亮由此得出几条火灾逃生的方法,请将能作为依据的上述实验现象的相应序号填入以下的相应方法之后。
A.逃生时应用湿抹布捂住口鼻。_________________ |
B.室内起火时,不可立即打开门窗排烟。___________________ |
C.逃生时碰到有烟雾的地方应蹲下或匍匐前进。_________________ |
D.可将身上衣服用水淋湿后逃生。________________ |
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仪器①的名称是,②的名称是
(2)用A、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选用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
(4)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5)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6)关于图2所示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来收集氢气 B.可用来收集氧气
C.不能用来收集氮气 D.收集氧气时,气体从b口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