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可观察到紫色褪去 |
| B.用强光照射盛有CH4与Cl2(体积比1:4)的集气瓶后,可观察到瓶内壁附有油状物 |
| C.将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按一定配比放在反应容器中加热、搅拌,待反应完成后,再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容器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 |
| D.淀粉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
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
Z(g) + M(g) + N(s)△H <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 B.加大X的投入量 |
| C.加催化剂 | D.增大体积 |
已知N2+3H2
2NH3△H<O ,反应速率为V1;2HI
H2+I2△H>O ,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两个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 B.同时减小 |
| C.V1增大,V2减小 | D.V1减小,V2增大 |
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 + 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D、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D)= 1 mol/(L·s)
C、υ(C)= 0.8 mol/(L·s) D、υ(B)= 0.3 mol/(L·s)
已知2H2(g)+ O2(g)=2H2O(g)△H= ─484KJ/moL,则反应: H2O(g)= H2(g)+1/2O2(g) 的△H为
| A.─484KJ/moL | B.+484KJ/moL | C.─242KJ/moL | D.+242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