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甲、乙、丙和丁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下图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②曲线对应的实验组是 
| A.②-乙 | B.②-甲 |
| C.②-丙 | D.②-丁 |
下面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c段和hj可能对应于同一细胞分裂图 |
| B.乙图可对应于de段和hj段 |
| C.甲、乙两图可同时出现在睾丸中 |
| D.基因重组的过程可发生在bc段和jk段 |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及碘液作检测剂验证酶的专一性
③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④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定律时,运用了假说8演绎法
⑤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⑥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A.①⑥ | B.③④⑤ | C.①②⑤ | D.③④⑥ |
某同学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根据以下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 结果 |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
14 min内 完全凝固 |
1 min内 完全凝固 |
1 min内 完全凝固 |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
注:用煮沸后冷却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确定最适温度
下面是四位同学拼制的R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下表所示四种人体细胞中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名称 |
肝细胞 |
幼嫩红细胞 |
造血干细胞 |
效应B细胞 |
| mRNA |
mRNAl |
mRNA2 |
mRNA3 |
mRNA4 |
| 蛋白质 |
血浆蛋白 |
血红蛋白 |
呼吸酶 |
免疫球蛋白 |
A.正确的三维结构是上述四种蛋白质表现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所必需的
B.高尔基体是血浆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上述四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具有特异性差异,但都具有呼吸酶基因
D.人幼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