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则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b曲线 |
B.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55亿 |
C.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 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应多以动物性食物为食 |
D.如果人口剧增带来的资源短缺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C曲线。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
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现在B处施加电剌激,使其兴奋。受到剌激后,B处膜内外电位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A.内负外正,向下 |
B.内负外正,向上 |
C.内正外负,向下 |
D.内正外负,向上 |
下列哪一项是通过减少生长素产生量而发生的
A.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
B.在枝条适当部位环割,去掉树皮,伤口处容易生根 |
C.将未成熟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
D.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 |
关于右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 |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如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 |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 |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
B.⑤处受刺激后③处可测到动作电位 |
C.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
D.⑥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