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每天都重合 |
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 |
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
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
1.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 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
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 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B.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
C.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 D.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3.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
读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回答下面:
1.图中因素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是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③②
2.下列地形区中,因素①表现最明显的是
A.江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下图为某国家近十年来人口统计资料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十年前人口总量不超过41万人 |
B.该国应适当提高人口增长率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
C.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仍在增长 |
D.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均在持续下降 |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③国65岁以上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20%鼓励生育 B.15%采取移民政策 C.60%计划生育 D.30%鼓励人员出国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见图方向变化。据此回答:
1.图中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自然灾害 C.经济因素 D.地形土壤
2.“闯民”是为了寻找新的土地,从顺治八年(1651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约299年的时间里,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主要的影响是
A.污染水资源 B.水土流失加剧 C.生物物种灭绝 D.森林资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