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示意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可能是北半球的     (节气),日期是      
(2)再过      小时A点进入正午。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4)此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5)B点处在         (填“晨线”或“昏线”)上,这一天B点的昼长      小时,日出时刻是      
(6)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   (2分)
(7)请描述图中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EEQ表示各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简称环境指数),> 24为质量好;21-24 之间为质量较好;16-21之间为质量较差;7-16 之间为质量差。
材料二:中国1990年与2010年环境指数(EEQ)时空变化示意图。

(1)以2010年为例,写出两个生态环境质量好的省级行政区并简述其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我国1990年至2010年期间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某区域春玉米生长季内需水量、降水量及水分亏损指数。

(1)试判断图示自然灾害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简述图示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

(10分)【地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旅游用地空间分布示意图。

(1)简述该城市主要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试分析岛屿旅游景观适合发展的旅游项目。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农业贸易流量估算结果示意图。

(1)列举两个农产品输入地(省级行政区)并简述图中农产品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分布特征。
(2)分析形成图中农产品输入地的成因。

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夏季刮偏南风,冬季刮偏北风,季风影响明显,年平均降雨量为1 700 mm 左右。截止到2006年,人口密度为139 人/ km2 ,人口自然增长率6 ‰。该区域水文地质图。

材料二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表。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貌类型并判断M处的地质构造且说明理由。
(2)对比分析说明G乡和F乡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差异及其影响。
(3)假如图示区域土地利用不合理将会导致何种土地的退化现象?为什么?
(4)对于图示区域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你有何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