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折线表示四个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个地方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问题。四个地方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①>④>② | D.④>③>②=① |
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 |
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四地中最接近的是(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7-8题。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 B.地壳运动 | C.海陆位置 | D.人类活动 |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句诗反映了( )
A.岩石圈物质循环 | B.能量交换 | C.生物循环 | D.大气循环 |
图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
A.整体性 |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C.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生物对环境产生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
A生物有循环作用
B微生物有分解作用
C绿色植物有光合作用
D生物有呼吸作用
2011年3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出现2011年度首次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A.土壤 | B.植被 | C.地貌 | D.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