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称:
                                                      
                    B                 C                   
(2)图中①、②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③与⑤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                  
(3)所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⑦是____                   _____
所跨经度最广的大洋A是                           
(4)完全在东半球的大洋D是                            
(5)赤道横穿大陆的大洲:②                 和③                 
(6)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向莆铁路与2013年9月26日正式开通,圆了抚州400万人民几十年的“铁路梦”!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的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阅读东南沿海局部区域示意图(如第一幅图)及向莆铁路示意图(如第二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向莆铁路在向塘与我国途径南昌的主要南北铁路干线 相交,向东南经过抚州,穿过图中A 山脉进入福建,从向塘到福建莆田湄洲湾码头仅需3.5小时,使抚州称为全省距离出海港最近的城市,极大地改善了抚州的区位条件,而且,还可通过轮渡经B 海峡直通台湾.
(2)请简述向莆铁路通车后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创建“幸福抚州”的意义 (至少答到2点)(提示:可从区位条件,物资流通,百姓生活方面进行分析)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北极,北极燕鸥令人肃然起敬.它瘦小如燕,在北极出生,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它开始飞越重洋,一直向南,在南极浮冰上越冬,冬去春来,它又到北极去繁衍下一代.北极燕鸥就这样往返于两极之间,一生要飞行100万千米以上.
材料二:

(1)燕鸥一生不断往返南北两极之间,主要原因是南北半球 相反.
(2)泰山站(73°51′50″S,76°58′28″E)是我国在南极建造的第四个科考站,读第一幅图判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62°12′59″S,58°5′52″W)的 方向.
(3)分析第二幅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极地区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期中更寒冷的地区是 地区,请简要分析原因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祖国的两大宝岛,都是旅游天堂。4月2日,台湾旅行商同业公会一行抵琼,开始为期5天的旅游考察。
材料2:台湾岛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海南岛面积3.4万平方公里。2000年,台湾人口2228万,海南人口787万。
(1)海南省隔海峡与广东省相望,省会是
(2)台湾和海南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3)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点为:
(4)简述台湾城市的分布特点:
(5)海南岛正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屿建设,你认为以下不适合在海南发展的行业是(

A.

水产养殖

B.

海洋运输

C.

钢铁冶炼

D.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6)台湾考察团带回了很多物产,不属于海南本地的是(

A.

椰子

B.

菠萝

C.

梨子

D.

橡胶

(7)海南岛的旅游资源与东南亚许多国家类似,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言之有理即可)。请你为琼台合作交流提一条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被称为"美女牵手"的山美水库至惠女水库引调水工程,于2014年6月启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泉州的地理位置特点。(至少两方面)
(2)泉州属于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为:夏季,冬季,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受地形影响,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多雨中心位于甲山脉南侧的A县城关。我市水资源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
(3)山美水库位于B县(市、区),惠女水库位于C县(市、区),引调水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泉港、惠安等沿海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

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主持召开11省(市、区)座谈会 ,谋建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水利枢纽;长江航运价值高,被称为""。
(2)归纳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长江入海口的直辖市 A 简称是,它是我国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3)长江沿江地带是承东启西的纽带,把沿海经济带与地区连接起来,构成"H"型格局。
(4)说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少两方面)
(5)读右下图,在地形坡度5º~25º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为沿江省(市、区)治理水土流失提一条合理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