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加水稀释C(OH‾)/C(H+)增大的溶液:K+、Na+、SO42-、AlO2- |
B.常温下KW/c(H+)=0.1 mol/L的溶液:K+、Na+、SiO32-、NO3- |
C.铁片加入产生气泡的溶液:Na+、NH4+、I-、NO3- |
D.NaHCO3溶液:K+、Na+、SO42-、Al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
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
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
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人一定量A,发生以下化学反应:2A(g) B(g)+C(g);ΔH =-48.25kJ/mol。反应过程中B、A的浓度比与时间t有右图所示关系,若测得第15min时c(B)=1.6mol/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2
B.A的初始物质的量为4mol
C.反应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93kJ
D.反应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已知两种溶液:①0.lmol/LH2SO4溶液 ②0.2mol/LCH3COONa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溶液①>溶液② |
B.加热②,溶液中![]() |
C.等体积混合溶液①和②,所得溶液中c(CH3COO-)+2c(SO42-)=c(Na+) |
D.25℃时,向溶液①中滴加溶液②至pH=7,溶液中c(Na+)>c(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