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③酸性:HClO4>H2SO4>H3PO4 ④原子半径:O>Mg>Na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
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C.淀粉(C6H10O5) n和纤维素(C6H10O5) n互为同分异构体 |
D.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均只发生物理变化 |
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a与b相比.b的活化能更高 |
B.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
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
D.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
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
B.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
C.保![]() |
D.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
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氧化反应 |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氧化反应 |
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4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B、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s-1
C.达平衡后若通入一定量氦气,A的转化率降低
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