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图中两个区域
A.甲在乙的西北面 |
B.甲乙同处在东半球 |
C.甲乙可能同时迎来日出 |
D.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的最短距离约为1万千米 |
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
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图中国家依次是 ()
A.①孟加拉国②巴西③印度④美国 | B.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澳大利亚④日本 |
C.①俄罗斯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美国 | D.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美国④巴西 |
关于图中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 | B.b山脉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 |
C.c山脉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D.d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
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
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
C.设置沙障固沙 | D.小流域综合治理 |
咸海位于亚洲一沙漠中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借助两条冰川补给的河流——阿姆河和锡尔河,咸海获得淡水补给,蒸发是这一水域萎缩的唯一自然原因。由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山高处的冰川消退,咸海本应处于扩张趋势,实际情况却是咸海正以令人警惕的速度萎缩。由于咸海萎缩导致“有毒沙尘暴”形成。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咸海水位、水域面积与灌溉面积的关系图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阶段入湖水量本应持续增大 |
B.灌溉面积的逐年增加可能是咸海萎缩的主要原因 |
C.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入湖水量一直增加 |
D.水域面积减小幅度和水位下降幅度是不一致的 |
关于“有毒沙尘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毒性”主要是指湖水中的盐分、农药残留等 |
B.其“毒性”主要是指湖水中的重金属 |
C.其“毒性”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
D.其“毒性”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木材需求大大增加,由于我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政策,国内原木生产量减小,较大的需求缺口使得原木进口量激增。之前,中国主要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进口原木,但近年来从俄罗斯进口原木的数量增长较快、,目前,俄罗斯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下表示意我国从主要原木进口国进口的原木比重(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俄罗斯 |
24.36 |
37.64 |
46.21 |
60.18 |
印度尼西亚 |
30.04 |
27.2 |
21.31 |
10.03 |
马来西亚 |
10.84 |
9.61 |
7.07 |
5.93 |
俄罗斯森林树种较东南亚( )
A.生长速度快,木质好 | B.种群多样,生长速度慢 |
C.种群单一,生长速度慢 | D.类型多样,资源丰富 |
木材贸易对全球环境的不利影响为( )
A.破坏臭氧层 | B.加剧全球变暖 | C.加剧土壤污染 | D.增加酸雨 |
下图所示为新西兰南岛,面积约为15万平方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能丰富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该岛屿与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日照时数与地貌 | B.地面物质与土壤 |
C.地面坡度与人口分布 | D.地面坡度与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