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表,完成问题。
我国部分省区首位度统计表
|
A省区 |
B省区 |
C省区 |
1984年 |
5.22 |
7.62 |
10.26 |
1997年 |
3.85 |
5.88 |
8.39 |
关于ABC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
B.B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显 |
C.C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 |
D.三省区城市首位度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 |
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A省区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 )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国家政策驱动区域内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的作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植被 | D.河道 |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
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确的做法是
A.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 以满足人类当前发展经济的需要 |
B.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 |
C.为了保护环境,可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
D.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开始于
A.原始社会 | B.农业社会 | C.工业社会 | D.后工业社会 |
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都体现了自然资源具有
A.地域性 | B.多用性 | C.有限性 | D.整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