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分别为: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1.67 |
1.11 |
1.00 |
0.60 |
0.38 |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 ℃,此时测得CO为0.4 mol时,该反应为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000 ℃
用0.1026mol·L-1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
正确的读数为()
A.22.30mL | B.22.35mL | C.23.65mL | D.23.70mL |
电解法精炼含有Fe、Zn、Ag等杂质的粗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精铜作阳极 |
B.粗铜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
C.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Cu2+ + 2e-=Cu |
D.电解后Fe、Zn、Ag等杂质会沉积在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 |
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 D.提高溶液的温度 |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c(H+)=c(OH-)=10-6 mol·L-1的溶液 |
B.pH=7的溶液 |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
C.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
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