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含Na+的澄清溶液中,可能还存在NH4+、Fe2+、I—、Br—、CO32—、SO32—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的饱和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存在Br—、CO32— |
B.溶液中可能存在NH4+ |
C.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2+、I—、SO32— |
D.溶液一定呈酸性 |
CO2的资源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未配平):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
C.属于共价化合物 |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
B.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
C.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 |
D.电负性:Na﹥ Al |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错误的是
A.Na+的电子排布图:![]() |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
C.甲基的电子式:![]() |
D.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
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
C.Cl-、S2-、Na+、K+半径逐渐减小 |
D.1735Cl 与1737Cl得电子能力相同 |
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
C.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