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100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氯化钠和6.5 g水,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26.5% | B.30% |
C.![]() |
D.![]() |
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推理”的思维方式,但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lmolO2和Mg完全反应获得4mol电子;则lmo1 O2和其他金属完全反应都获得4mol电子 |
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推出SiH4沸点高于CH4 |
C.加热蒸发食盐水可以得到NaCl(s);则加热蒸发FeCl3溶液可以获得FeCl3(s) |
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一定条件下反应:2A(g)+B(g) 3C(g) Δ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 |
x |
y |
A |
A的浓度 |
平衡常数K |
B |
温度 |
混合气体的密度 |
C |
B的物质的量 |
A的转化率 |
D |
催化剂的质量 |
C的体积分数 |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已知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Li++xe-=xLi |
B.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
C.充电时,b极发生氧化反应 |
D.充电时,溶液中的Li+从b极向a极迁移 |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编号 |
仪器 |
药品 |
实验目的 |
A |
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 |
NaCl固体、蒸馏水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
B |
分液漏斗、锥形瓶、试管、 导管及橡皮塞 |
浓硝酸、碳酸钠固体、硅酸钠溶液 |
证明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
C |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D |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
混有苯酚杂质的苯、浓溴水 |
提纯混有苯酚杂质的苯 |
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最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的c(H+)=1×l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 |
B.pH=1的溶液中:K+、Cr2O72-、SO42-、CH3CHO |
C.加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K+、AlO2-、NO3- |
D.0.1mol/LFeCl3溶液中:NH4+、Na+、SCN-、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