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Sl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l和k2的两根弹簧,k1 >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 的两个小物块,m1>m2.将弹簧与物块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A.S1在上,a在上 |
B.S1在上,b在上 |
C.S2在上,a在上 |
D.S2在上,b在上 |
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 |
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 |
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D.分子间的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 |
B.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
C.要使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外界只能向气体传热 |
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增大 |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 |
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不可能发出可见光 |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
D.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
现有三个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
③
A.①是裂变、②是![]() |
B.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 |
C.①是![]() |
D.①是![]() |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 |
B.光电效应 |
C.天然放射现象 | D.原子发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