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A、B,板间的电势差为U,A板带正电,B板中央有一小孔.一带正电的微粒,带电量为q,质量为m,自孔的正上方距板高h处自由落下,若微粒恰能落至A、B两板的正中央c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微粒在下落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B.微粒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电场力做功为
C.微粒落入电场中,电势能逐渐增大,其增加量为
D.若微粒从距B板高1.5h处自由下落,则恰好能达到A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
B.原子核的衰变是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而发生的 |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
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
①②
③④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x1是质子 | B.x2是中子 | C.x3是中子 | D.x4是质子 |
P、Q两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为电场中的两点.一个离子从
运动到
(不计重力),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带负电 |
B.![]() ![]() |
C.离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P的吸引 |
D.离子从![]() ![]() |
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为2∶1 |
B.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 |
C.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为1∶1 |
D.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1 |
2010年1月17日00时12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二号卫星并定点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北斗二号卫星与近地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对比:
A.北斗二号卫星的线速度更大 |
B.北斗二号卫星的周期更大 |
C.北斗二号卫星的角速度更大 |
D.北斗二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